#投资日记# 2022年11月23日:短视频改造一切商业模式?
这是“主观的观”第300篇原创文章。
而对于美团来说,到店业务是根目标,目的性强的用户(这类用户商业价值最高)一般会使用根目录产品。
主观的观 (公众号ID: trainingview)
文字 | 老郭
图片 | 来自网络,侵权请联系删除
欢迎分享,留言交流,转载请注明出处
2022年11月22日:短视频改造一切商业模式?
1
股市经过大约半个月的激烈的触底反弹之后,从本周开始,再次进入调整状态。
在我看来,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两点:
第一、恒生指数从10月31日的收盘价14687到11月15日的收盘价18343,半个月的涨幅高达24.9%,无论从时间还是从力度来看,都过于迅猛了;
第二、全国很多地方的疫情形势不容乐观,而且还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,不得不加大防控力度,这就使原来充满开放预期的情绪受到了巨大打击。
这两点,大概都是短期的市场情绪,善变而敏感。
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,认清楚疫情防控中的反复和拉锯状态非常关键,如果过于敏感,未来一段时间,很难不被不断快速变化的情绪牵着鼻子走,从而导致投资的动作变形。
2
从我的投资组合来看,最近3天,前两天贡献了负收益,降幅为-3%和-2.96%,今天贡献了正收益,升幅仅为0.42%.
自从11月16日开始到今天,给整个投资组合贡献负收益最多的是美团和海底捞。
美团股价的压力一方面来自腾讯分红的情绪影响,另一方面与抖音的本地生活服务业务进展有关。
第一点的影响在前几天的投资日记中曾经详细的分析过,今天重点谈谈第二点。
最近,多个媒体发布了下面的一则消息:
“从多个独立信源获悉,进入下半年后,抖音生活服务的GMV继续保持高速增长,到9月,单月GMV已经超过了80亿,10月更是超过了100亿,创下了新高。如果以年初定下来的500亿GMV衡量,到10月,抖音生活服务已经超额完成了这一目标。一位知情人士透露,1-10月抖音生活服务累计GMV已经逼近600亿。“
(36氪)
抖音的本地生活服务业务,在过去的10个月里GMV达到600亿是一个什么概念呢?
我们以该业务领域的老大美团的数据来做对比,可能才会有清晰的认知。
3
在美团的财报中,是将到店、酒店、旅游三项业务合并在一起披露的。这块业务虽然几经迭代,但确实是美团的基本盘和现金奶牛业务。
大概的变现率约为10%左右,净利润率约为40-45%左右。
2019年,美团的到店业务、酒店、旅游三项业务合计的GMV是2220亿,此后,美团不再单独公布到店酒旅业务的GMV。
不过我们可以根据营业收入和变现率,来反推美团2020年和2021年的GMV。
2020年,美团到店酒旅业务的营收为212.52亿,按照10%变现率,可以知道2020年的GMV约为2125亿,因为疫情的影响,几乎和2019年持平。
2021年,美团到店酒旅业务的营收为325.25亿,按照10%的变现率,可以知道2021年GMV约为3252亿。
自从2022年开始,美团将外卖、闪送、和到店酒旅业务合并“本地核心商业”服务,我们更难找到准确的数据。为此,我还在半年报的分析中吐槽过,美团的数据口径经常变化,给投资分析带来的困扰。
逻辑上,上市公司愿意展示好的业务,越好的业务信息披露的颗粒度会越细。反之,会想办法隐藏业绩不那么好的业务。
基于以上考虑,并考虑的今年疫情的影响,我认为美团的到店酒旅业务全年能够和去年持平,应该就算不错了,所以,我们可以预估美团的到店酒旅2022年的GMV为3252亿。
而抖音按照目前趋势全年GMV大概可以做到800亿,而且这800亿仅仅主要是以到店业务为主,大概是美团到店酒旅三块业务合计GMV的25%。
按照这个思路,如果两家都以到店业务作为对比口径的话,这个比例应该会更高。
一个短视频平台,刚刚在该领域启动商业化,就迅速的从行业巨头手中切走一大块蛋糕,这个结果真的算是既刺激又可怕呀。
但是,事实果真如此吗?
4
首先,GMV(Gross Merchandise Volume)成交金额,这个概念就没有啥客观性,每个公司都不一样。
做个比喻的话,大概类似于,赤壁之战时,曹操的人马合计约十五万,但是号称八十万大军。
GMV的数据就是这个“号称”。
因此,更为客观的数据是变现率和营业收入,变现率(take rate)不会骗人,GMV的水分越大,变现率就会越小。
关于抖音的本地生活服务的消息,并没有披露任何变现率的数据,我们很难据此进行判断。
其次,抖音和美团到店业务的消费行为不同,会导致抖音的GMV虚高。
抖音到店业务的常见场景是:
刷抖音,看到优惠,觉得不错,下单买下来,然后找时间过去消费,不消费的话可以自动退。
起码目前,在消费前通过抖音搜索,或者消费中通过抖音搜索的行为并不普遍。
美团到店业务的场景有两种:
准备去吃饭,先去美团查,找到后看看有优惠券,买下来或者买单的时候买下来;
吃完饭,打开美团,利用优惠券买单。
所以,消费行为的差别,使得前者的GMV的水分相比后者更高。
第三、抖音为了推广本地生活服务,给予商家大量的补贴。因此,在到店业务的价格上,暂时会有一定的优势。
未来补贴消失后,是否还会有吸引力,需要进一步观察。
从逻辑上,行业有进入者,肯定会对领先者的业务造成一定冲击。比如营业收入下降,或者降费和补贴,吸引商家和消费者,净利润率下降。
但是,到底冲击有多大呢?
我觉得一定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大,但是造成的影响可能很大,因为一个挑战者对市场领先者发起进攻,并取得很好胜利的新闻,更能吸引大家的眼光。
至于这个问题的真相如何,相比在周五晚上美团三季报业绩沟通会上,一定会有很多投资人去和管理层交流。
到时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来做判断。我的看法是,从消费场景来看,抖音更接近事先规划的消费,美团更多是即时消费。目前抖音能够从美团切走的业务,可能大多会是这个种类。
5
借着这个话题,我们可以开一个脑洞:
从逻辑上讲,抖音依靠流量优势几乎可以做一切业务,比如券商,游戏,房产中介,教育,硬件,电商,本地生活,广告……
现在看来走得比较顺的,似乎是后三个,而不是在所有领域都取得了成功。
回归本质的话,所有的短视频平台,都是依靠内容带来流量,然后通过流量再变现,变现的方式包括广告,电商,本地生活服务以及其他所有他想做的事情。
那么反过来想,未来的抖音会不会直接变成一个交易的平台,大家来就是为了买各种商品和服务的,因为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更直观。
大概的逻辑是,抖音成了视频版的淘宝和美团的综合体,收入的来源就是平台使用费、广告费和佣金等。至于短视频,不过就类似于商场里的休闲娱乐业务和电影院?
在过去的十几年里,我们听到的口号是“互联网改造一切线下的商业模式”,未来会不会是“短视频改造一切线上商业模式”?
关于这个问题,我并没有答案。
6
今天看到有人向方丈提问,关于抖音和美团的竞争关系。
@社会性动物:
方丈,向您请教2个问题:
1、您认为美团的到店业务是否具备竞争壁垒,如果有的话是什么?
2、目前抖音也都在尝试进入到店业务,您认为这会改变人们使用美团的习惯吗?改变/不改变的原因是什么?
@不明真相的群众:
第一、美团当然有很高的壁垒,比如品类的丰富完整度,数据的积累,用户的使用习惯。
第二、不会。对于抖音来说,到店业务是属于内容业务的一个结果,是碎片化的,它不是根目标。而对于美团来说,到店业务是根目标,目的性强的用户(这类用户商业价值最高)一般会使用根目录产品。抖音在这一块的业务会有它的市场份额,但它跟美团不是替代关系,正如抖单在直播购物方面有它的市场份额,但它跟淘宝京东拼多多也不是替代关系。
我认同这个观点。
因为我持有不少的美团股票,希望不是屁股决定脑袋。
7
最近几天,做了两件对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事情。
第一件事是,从骑行台拆下旧飞轮,装上新飞轮,然后调试后拨,使其与新的飞轮能够完美匹配。
拆旧装新很简单,大概用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。
但是,调试后拨就相对复杂了,我在B站上查了视频,然后对照视频整整调试了大概三个小时。
这里的难度比较高,既要变速时,后拨能够快速准确的响应,又要链条与飞轮能够很好的匹配,不会出现链条滑动和异响。
骑行台的飞轮装好之后,最近两天,我试着骑了两次线上的比赛。
前天是23公里平路赛段的比赛,爬升60米,用时54分,均速25.6公里/小时,总共48人完赛,排名31名。
今天是40公里起伏路赛段的比赛,爬升287米,用时1小时48分,均速22.2公里/小时,总共45人完赛,排名23名。
对照看看前五名的用时和输出功率,我也真的算是车烂腿菜呀。
第二件事是,我的坚果R1,突然不能充电,也无法开机了。
但是,厂家倒闭了,没有配件,不能继续维修了。问了几个维修点,也说缺少配件没办法维修。
我怀疑是电池的问题,索性从淘宝买了电池和维修工具,决定自己换电池。
同样是从B站上查到相关视频,然后按照视频拆下后盖和电池,这两件事大概是难度最大的,因为都是用胶粘的,很难拆开。
又是用吹风机吹,又是用薄的垫片撬,最终完成了拆除,并装上了新的电池。
但是,这次失败了。换了电池之后的手机,仍然无法开机。
不过,带给我的收获是,手机其实也没有那么神秘,除了结构比较紧密外,和组装电脑没有什么大的差别。
- THE END -
- 欢迎关注“主观的观”公众号-